「釋名」草鐘乳、起陽草。
「氣味」韭:辛、微酸、溫、澀、無毒。韭子:辛、甘、溫、無毒。
「主治」
1、胸痹急痛(痛如錐刺,不能俯仰,自汗)。用生韭或根五斤,洗凈搗汁服。
2、陰陽易病(男子因房事不慎,引起陰部腫大,小腹絞痛,頭重眼花)。用鼠尿十四粒、韭根一大把,同煮開,去渣,再煮開二次,溫服,得汗即愈,無汗可再服一劑。
3、傷寒勞復(按:指傷寒病后,身體未復原而性交,引起舊病復發(fā))。治方同上。
4、喘息欲絕。取韭汁一升飲下。
5、盜汗。用韭根四十九根。加水二升煮成一升,一次服下。
6、消渴。有徘苗或炒或作湯。日食三、五兩,可加醬,但不可加鹽。吃至十斤即見效。過了清明節(jié),不宜此方。
7、痢疾。多吃韭菜,作湯,煮粥,炒吃都行。
8、赤白帶下。用韭根搗汁,加童便露一夜,空心溫服。
9、瘡癬。用大韭根炒存性。搗為末。調(diào)豬油涂搽。
10、刀傷出血。用韭汁拌風化石灰,曬干,研為末,敷瘡上。
11、漆瘡作癢。用韭葉搗爛敷上。
12、耳出汁。用韭汁滴耳中,一天三次。
13、食物中毒。用生韭汁數(shù)升可解。
「釋名」芤、菜伯、和事草、鹿胎。
「氣味」(蔥莖白)辛、平;葉溫;根、須、汁并無毒。
「主治」
1、感冒同寒。用蔥白一把、淡豆豉半合,泡湯服,取汗。
2、傷寒頭痛。用連須蔥白半斤、生姜二兩,水煮,溫服。
3、風濕身痛。用生蔥搗爛,加香油幾點,水煎,調(diào)川芎、郁金末各一錢服。引吐為好。
4、動胎。有蔥白煮濃汁飲下,胎未死即安穩(wěn),胎已死即產(chǎn)出。無效再服。藥中加川芎亦可。
5、脫陽危癥(大吐大泄之后四肢厥冷,不省人事,或在性交后小腹腎痛,外陰退縮,冷汗厥逆)。先以蔥白炒熱熨臍,后以蔥白三、七根搗爛,酒煮灌服,陽氣即回。
6、突然心痛,牙關緊閉。用老蔥白五根,去皮須,搗成膏,以匙送入喉中,再灌入麻油四兩,但得下咽即可漸愈。
7、霍亂煩躁。用蔥白二十根、大棗二十枚,水三升煎成二升,分次服。
8、蛔蟲引起心痛。用蔥莖白二寸、鉛粉二錢,搗成丸服下即愈。蔥能通氣粉能殺蟲。
9、小便閉脹。用蔥白三斤,銼細,炒過,分包兩個布袋中,交替熨小腹,氣透即通。
10、大小便閉。用蔥白搗爛,調(diào)醋封小腹上,同時在封藥處灸七壯。
11、腫毒尿閉,小便不通。用蔥切入麻油,煎至黑色,去蔥取油,隨時涂腫處。
12、陰囊腫痛。用蔥白、乳香搗涂,即時痛止腫消。又方:煨蔥,加一點鹽,搗成泥,涂腫處。
13、小便溺血。用蔥白一把、郁金一兩,加水一升煎至二合,溫服。一天服三次。
14、腸痔有血。用蔥白三斤煮湯熏洗,立效。
15、癰疽腫硬。用米粉四兩、蔥白一兩,同炒黑,研為末,調(diào)醋敷貼,藥干即換,以腫消為度。
16、刀傷瘀血。用大蔥白二十枚、麻子三升,搗碎,加水九升煮取一升半,一次服,吐出膿血即愈。如未全愈,可再次服藥。
17、跌打損傷。用蔥白連葉煨熱,搗爛敷傷處。藥冷即換。
18、火焰丹毒。用生蔥汁敷涂。
19、喉中腫疼。氣不通暢,用蔥須陰干,研為末。每用二錢,加膽礬末一錢,和勻。取二、三分海外僑胞入喉中。
「釋名」名叫,釣子、火蔥、菜芝、鴻薈。
「氣味」(薤白)辛、苦、溫、滑、無毒。
「主治」
1、胸痹(胸痛徹心,喘咳氣短,喉中燥癢,寸脈沉遲,關脈弦數(shù))。用栝樓實一枚、薤白半斤,加白酒七升煮成二升,分二次服。此方名“栝樓薤白湯”。又方:薤白四兩,半夏一合,枳實半兩,生姜一兩,栝樓實半枚,切細,加醋煎服。
2、奔豚氣痛。用薤白搗汁飲服。
3、赤白痢。用薤白一把,同米煮粥吃。
4、產(chǎn)后痢。我吃薤白,與羊腎同炒吃更好。
5、胎動。用薤白一升、當歸四兩,加水五程序煮取二升,分二次服。
6、間瘡痛癢。煮薤葉,搗爛后涂患處。
7、咽喉腫痛。用薤根加醋,搗爛敷腫處。
「釋名」小蒜、茆蒜、葷菜。
「氣味」(根)辛、溫、有小毒。
「主治」
1、時氣溫。ǔ跗痤^痛壯熱,脈大)。用小蒜一升搗汁三合,一次服下。不愈,可再服一次。
2、干霍亂(不得吐瀉)。用小蒜一升,水三升煮取一升,一次服下。
3、長年心痛,用小蒜煮成濃汁,勿沾鹽,飽食,有效。
4、瘧疾。用小蒜不定量,研為泥,加黃丹少許,做成丸子,如芡子大。每服一丸,新汲水送下。
5、惡核腫結(jié)。用小蒜、吳茱萸等分,搗爛敷患處。
6、小兒白禿(頭上團團白色)。有蒜切細每日擦患處。
7、蛇蝎螫人。有小蒜搗汁內(nèi)服,外以蒜渣敷傷處。
「釋名」大蒜、葷菜。
「氣味」辛、溫、有毒。久食損人目。
「主治」
1、背瘡。用大蒜十個、淡豉半合、乳香一錢,研細。瘡上先鋪濕紙,紙上鋪藥一層,厚約二分。艾灸百壯左右,痛灸至癢,癢灸至痛。
2、大小便不通。用獨蒜燒熟。去皮,棉裹,乘熱放在下部,自通。
3、水腫。用大蒜、田螺、車前子等分,熬膏,攤貼臍中,水從小便排出。數(shù)日即愈。
4、突然襲擊然泄痢。有舌蒜搗貼兩足心,也可貼臍中。
5、禁口痢。治方同上。
6、腸毒下血。用獨蒜煨過。搗爛和黃連末做成丸子。每日用米湯送服。
7、喘息氣塞。用獨蒜頭二枚,削去兩頭,塞鼻中。左患塞右,右患塞左。待口中有膿血出,立效。
8、喉痹。用大蒜塞耳鼻中。一天換兩次。
9、牙痛。用獨蒜煨熟,切小,熨痛處。
10、產(chǎn)后中風,角弓反張,不語。用大蒜三十瓣,加水三升煮成一升,灌下即蘇。
11、鼻淵。用大蒜切片貼足心。
12、婦發(fā)陰腫作癢。作蒜湯洗,見效為止。
13、蜈蝎螫傷。用獨蒜摩涂即愈。
14、腳肚轉(zhuǎn)筋。用在蒜擦足心,令熱即安。同時以冷水送食瓣。
15、食蟹中毒。用干蒜煮汁飲下。
「釋名」寒菜、胡菜、薹菜、薹芥、油菜。
「氣味」(莖、葉)辛、溫、無毒。
「主治」
1、赤火丹毒。用蕓薹葉搗爛敷涂。
2、天火熱瘡(初起如痱,漸如水泡,似火燒瘡,赤色)。用蕓薹葉搗灄汁。調(diào)大黃、硭硝、生鐵衣等分,涂滄上。
3、風熱腫毒。用蕓薹苗葉根、蔓菁根各三兩,研為末。以雞蛋清調(diào)和貼上,即可消腫。無蔓莆,用商陸代,甚有效。
4、瘭疽(生在手足戶背等處,累累如赤豆,剝之則汁出)。用蕓薹葉煮汁服一升,并吃干熟油菜數(shù)頓,少加鹽醋。病在冬日,則用蕓薹子研水服。
5、血痢腹痛。用蕓薹葉搗汁二合,加蜜一合,溫服。
6、腸風下血。治方同上。另方:用蕓薹子(生)、甘草(炙)菜研為末。每服二錢,水煎服。
7、產(chǎn)后血暈。用蕓薹子、生地黃,等分為末。每服三錢,加姜七片,酒、水各半碗,童便鈄碗,一起煎至七成,溫服鄧蘇。
8、熱癤腫毒。用蕓薹子、狗頭骨,等分為末,調(diào)醋敷涂。
9、傷損接骨。用蕓薹子一兩、小黃米(炒)二合、龍骨少許,共研為末,加醋調(diào)成膏,攤紙上貼患處。
10、湯火傷。用菜子油調(diào)蚯蚓屎涂搽。
11、產(chǎn)后流血過少。用蕓薹子(炒)、當歸、桂心、赤芍藥等分。每以酒送服二錢,趕下惡物。
12、風熱牙痛。用蕓薹子、白芥子、茴香,等分為末,吹鼻中。右側(cè)痛,吹左;左側(cè)痛,吹右。
「釋名」(莖、葉)辛、溫、無毒。
「主治」1、牙齦腫爛。用芥菜稈燒存性,研為末,頻敷患處即愈。2、漆瘡。
「釋名」胡芥、蜀芥。
「氣味」(子)辛、溫、無毒。
「主治」
1、反胃上氣。用白芥子末一、二錢,酒沖服。
2、熱痰煩暈。用白芥子、大戟、甘遂、硭硝、朱砂,等分為末,加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姜湯送下。此方名“白芥丸”。
3、腹冷氣起。用白芥子一升,微炒,研為末,加開水沁過的蒸餅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姜湯送下十丸,甚效。
4、腫毒初起。用白芥子還想,加醋調(diào)涂。
「釋名」蔓菁、九英菘、諸葛菜。
「氣味」(根、葉)苦、溫、無毒。(子)苦、辛、平、無毒。
「主治」
1、腫毒。用生蔓菁一把,加鹽少許,一起搗爛敷患處,一天換三次。又方:用未沾水的蔓菁葉燒成灰,調(diào)豬油敷涂。
2、乳癰寒熱。取蔓菁根、葉,去土,不用水洗,和鹽搗爛涂患處,藥熱即換。冬月只須用根即可。病人應避風。
3、陰腫如斗。用生蔓菁根搗爛敷涂。
4、明目益氣。用蕪菁子一升,水九升,煮汁盡,曬干,如此反復三次,研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三次。亦可用末煮粥吃。
5、補肝明目。用蕪菁子(淘過)一斤、黃精二斤,和勻,九蒸九曬,研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米湯送下。一天服二次。又方:蕪菁子二升、決肯子一升,和勻,以酒五升煮干,曬為末。每服二錢,溫水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6、黃疸如金,眼睛發(fā)黃,小便赤。用生蕪菁子研為末,熟水沖服一匙。一天服三次。
7、急性黃疸,腹結(jié)不通。用蕪菁搗為末,水絞汁服。服后打嚏,鼻中出黃水及瀉下則愈。以蕪菁子榨油,每服一杯更好。
8、二便不通,脹悶欲死,用蔓菁子油一合,空腹服下即通。有汗出,勿驚怪。
9、妊娠尿澀。用蕪菁子末,水沖服一匙。一天服二次。
10、背疸不愈。愈而復發(fā)。用蕪菁子搗爛敷涂。一天換一次。
11、眉毛脫落。用蕪菁子四兩,炒過,研為末,調(diào)醋敷涂。
「釋名」蘆、蘿卜、紫花菘、溫菘、土酥。
「氣味」溫、無毒。(根)辛、甘。(葉)辛、苦。
「主治」
1、反胃。用蜂蜜煎蘿卜細細嚼咽。
2、肺痿咳血。用蘿卜和羊肉或鯽魚煮熟,頻食,有效。
3、鼻血不止。用蘿卜搗汁半碗,加酒少許,熱服,并以汁注入鼻中;蛳葘⒕萍彘_,加蘿卜再煎,飲服。
4、禁口蜊。用蘿卜搗汁一小碗,加蜜一碗、水一碗同煎。早服一次,午服一次,俯視晚用米湯送服阿膠丸百粒。如無蘿卜,以子加水搗汁亦可。又方:加枯礬七分同煎。又方:只用蘿卜菜煎湯,每且飲服。又方:用蘿卜片不拘新舊,染蜜噙口中,咽汁,味淡再換。如想進食,可喝一點肉粥。
5、大腸便血。用大蘿卜皮燒存性,荷葉燒存性,蒲黃生用,等分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
6、沙石諸淋,疼不可忍。用蘿卜切片,泡蜜中,稍待即取出,炙干數(shù)次,不可過焦,細嚼后,鹽湯送下。日服三次,此方名“瞑眩膏”。
7、遍體浮腫。用蘿卜、浮麥等分,泡湯飲服。
8、偏正頭痛。用生蘿卜汁一小杯,令病人仰臥,隨頭痛的左右側(cè)注入鼻中,有特效。
9、滿口爛瘡。用蘿卜自然汁頻頻漱口,吐去涎汁。甚效。
10、湯火傷。用生蘿卜搗汁敷涂。
11、久嗽痰喘。用蘿卜子(炒)、杏仁(去皮尖,炒),等分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麻子大。每服三、五丸,時時噙咽。
12、便秘。用蘿卜炒一合,加水搗爛,和皂莢末二錢服,即通。
13、牙齒疼痛。有蘿卜子十四粒,生研,以入乳調(diào)勻,左側(cè)痛點右鼻,右側(cè)痛點左鼻。
14、瘡疹不出。用蘿卜子生研為末,米湯送服二錢。
「氣味」辛、微溫、無毒。
「主治」
1、瘧疾寒熱(脾胃聚痰,發(fā)為寒熱)。和生姜四兩,搗取自然汁一酒杯,璐一夜。發(fā)病日五更飲服即可止瘧,未止再服。
2、寒熱痰嗽。初起時燒姜一塊含咽。
3、霍亂轉(zhuǎn)筋,入腹欲死。用生姜三兩,搗爛,加酒一升煮取三兩,沸后服,同時以姜搗爛貼痛處。
4、胸脅滿痛(心胸、脅下,硬痛脹滿)。用閏姜一斤,搗渣留汁,把渣炒熱,包布中熨痛處。渣冷則加汁再次炒熱,繼續(xù)推熨。
5、大便不通。把生姜削成二寸左右的小條,涂鹽插入肛門內(nèi)即可通便。
6、濕熱發(fā)黃。肜生姜隨時擦身,加茵陳蒿擦,更好。
7、滿口爛瘡。用生姜自然汁頻頻漱吐。或用生姜研末搽瘡亦可。
8、牙齒疼痛。用老生姜瓦焙,加枯礬末擦痛處。
9、中藥毒。用生姜汁可解。
10、刀斧傷。用生姜嚼爛敷傷處。
11、閃扭手足。用生姜、蔥白搗爛后和面炒熱敷患處。
12、跌打損傷。用姜汁和酒調(diào)生面敷貼。
13、腋下狐臭。用姜汁涂搽,可斷根。
14、赤白癜風。用生姜頻擦。
15、兩耳凍瘡。用生姜自然汁熬膏涂搽。
16、諸毒痔漏,久不結(jié)痂。用生姜連皮切成大片,涂白礬末,炙焦,研細,敷患處。
「釋名」白姜。
「氣味」辛、溫、無毒。
「主治」
1、脾胃虛冷,吃不下飯。和白干姜在漿水中煮透,取出焙干,搗為末,加陳米粥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至五十丸,白開水送下。其效極驗。
2、頭暈吐逆。用干姜(炮)二錢半、甘草(炒)一錢二分,加水一碗半,煎至五成服下。有效。
3、水瀉。用干姜(炮)研為末,稀飯送服二錢即愈。
4、血痢。用士姜燒存性,放冷,研為末。每服一錢,米湯送下。極效。
5、脾寒瘧疾。用干姜、高良姜,等分為末。每服一錢,加水一碗,煎至七成服下。又方:干姜炒黑為末臨發(fā)病時,以溫酒送服三錢。
6、咳嗽上氣。用干姜(炮)、皂莢(炮,去皮、子及有蛀部分)、桂心(紫色,去皮),一起搗爛,篩過,取等分,加煉蜜同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丸,水送下?人园l(fā)時即服,一天服三至五次。禁食蔥面油腥。有特效。
7、吐血不止。用干姜為末,童便調(diào)服。
8、赤眼澀痛。用白姜末,水調(diào)貼足心。
9、牙痛。用川姜(炮)、川椒,等分為末,敷搽患處。
10、癰疽初起。用干姜一兩炒紫,研為末,醋調(diào)敷癰四周,留頭。
11、瘰疬不收。用干姜為末,加姜汁調(diào)成糊,以黃丹為衣,每日隨瘡大小放藥。追膿盡生肉合口,即可停藥。如仍不俁,加蔥白汁調(diào)大黃涂搽好愈。
「釋名」香荽、胡菜、荽。
「氣味」(根、葉)辛、溫、微毒。(子)辛、酸、平、無毒。
「主治」
1、痘疹不快。和胡荽二兩,切碎,放入兩碗酒中煎沸,蓋嚴勿令漏氣。待冷定后,去渣,含酒輕噴病孩頸背直至兩足,勿噴頭面。用命名痘疹發(fā)出。
2、孩子丹。用胡荽搗汁涂搽。
3、產(chǎn)后無乳。用干胡荽煎湯飲服。
4、小便不通。用胡荽二兩、葵根一把加水二升煎成一升,再加滑石末一兩,分三、四次服下。
5、肛門脫出。用胡荽一升切碎,燒煙熏患處即入。
6、蛇蟲螫傷。用胡荽苗、合口椒等分,搗爛涂搽。
7、痢及瀉血。用胡荽子一合,炒過,搗為末。每服二錢。赤痢以砂糖水送下,白痢以姜湯送下,瀉血以開水送下。一天服藥二次。
8、痔痛。以胡荽了炒為末,每服二錢,空心服,溫酒送下。數(shù)服見效。
9、牙齒疼痛。用胡荽子五升,加水五升煮取一升,含漱。
「釋名」芹菜、水英、楚葵。
「氣味」(莖)甘、平、無毒。
「主治」
1、小兒吐瀉有芹菜切細,煮汁飲服。
2、小便淋痛。用水芹菜(有白根者)去葉,搗取汁,水沖服。
3、小便出血。有水芹搗汁,一天服六、七合。
「釋名」茴香、八角珠。
「氣味」(子)辛、平、無毒。
「主治」
1、大小便閉,鼓脹氣促。用八角茴香七個、大麻半兩,共研為末,加生蔥白三至七根,同研煎湯,調(diào)五苓散末服下。一天服一次。
2、小便頻數(shù)。把茴香(不定量)掏凈,加少量鹽,炒研為末,炙糯米糕蘸食。
3、腎虛腰痛。用茴香炒過,研細,切開豬腎,摻末入內(nèi),裹濕紙中煨熟,空心服,鹽酒送下。
4、疝氣。用茴香炒過,分作二包,交替熨患處。
5、脅下刺痛。用茴香一兩(炒)。枳殼五錢(麩炒),共研為末。每服二錢,鹽酒調(diào)服。
6、蛇咬久潰。有茴香搗成末敷涂。
「釋名」菠菜、波斯草、赤根菜。
「氣味」(菜、根)甘、冷、滑、無毒。
「主治」通血脈,開胸膈,下氣調(diào)中,止渴潤燥。
「釋名」護生草。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利肝和中,明目益胃。根葉燒灰,治赤白痢,極效。
「釋名」大薺、大蕺、馬辛。
「氣味」(苗)甘、平、無毒。(子)辛、微溫、無毒。
「主治」和中益氣,利肝明目。
「氣味」微辛、苦、平、無毒。
「主治」
1、小便頻數(shù)。用雞腸草一斤,在豆豉嗔中煮過,和米煮粥。常吃。
2、小兒下痢。用雞腸草搗汁一合,調(diào)蜜服,有效。
3、風熱牙痛。用雞腸草、旱蓮草、細辛,等分為末。每天擦三次。此方名“祛痛散”。
4、頭瘡。用雞腸草燒灰,和鹽涂搽。
5、漆瘡發(fā)癢。用雞腸草搗爛涂搽。
「釋名」木粟、光風草。
「氣味」苦、平、澀、無毒。
「主治」脾胃間邪熱氣、小腸各種熱毒。用根搗汁煎飲,可治沙石淋痛。
「氣味」(菜)甘、冷利、無毒。(莧實)甘、寒、無毒。
「主治」產(chǎn)后下痢,蛇蟲螫傷,漆瘡搔癢等。莧實治翳、明目、利大小便。根曬干,燒存性,研末治牙痛。
「釋名」馬莧、五行草、五方草、長命菜、九頭獅子草。
「氣味」酸、寒、無毒。
「主治」
1、腳氣浮腫,心腹脹滿,小便澀少。用馬齒莧和少量粳米、醬汁煮食。
2、產(chǎn)后虛汗。用馬齒莧研汁三全服。如無新鮮者,以干者煮汁亦可。
3、產(chǎn)后血痢,小便不愛,臍腹疼痛。用生馬齒莧菜搗汁三合,煎開,加蜜一合調(diào)服。
4、肛門腫痛。用馬齒莧葉、三葉酸草等分,煎湯熏洗。一天二次,有效。
5、赤白逅眄。用馬齒莧搗汁三合,倒入溫熱一兩枚雞蛋白中,乘微溫一次服下。一般服兩次見效。
6、腹中白蟲。用馬齒莧煮水一碗,和鹽醋空腹吃下。不久有白蟲排出。
7、風齒腫痛。用馬齒莧一把,嚼汁浸患處,腫即消退。
8、耳內(nèi)外惡瘡。用黃蘗半兩、干馬齒莧一兩,共研為末敷涂。
9、小兒臍瘡。用馬齒莧燒過,研末敷涂。
10、疔瘡腫毒。有馬齒莧二分、石灰三分,共研為末,加雞蛋白調(diào)勻敷涂。
11、積年惡瘡。用馬齒莧搗爛封住,或取汗煎濃敷涂。
「釋名」名荼、苦苣、苦荬、游冬、褊巨、老鸛菜、天香菜。
「主治」
1、血淋、尿血。用苦荬一把,加酒、水各半煎服。
2、喉痹。用若荬搗汁半碗,加開水泡燈心取汁半碗,調(diào)勻服。
3、對口惡瘡。用苦荬搗汁一碗,加姜汁一匙,酒送服。同時以藥渣敷滄一、二次,即愈。
4、赤白痢。用苦荬根煮服。
「釋名」名萵菜、千金菜。
「氣味」(菜)苦、冷、微毒。
「主治」
1、乳汁不有。用萵苣菜煎酒服。又方:萵苣子一合,生甘草三錢,糯米、粳米各半合,煮粥頻食。
2、小便不通。用萵苣菜搗爛,或用萵苣子搗成餅,貼臍中即通。
3、百蟲入耳。用萵苣搗汁滴入,蟲自出。
4、腰部閃傷。用白萵苣子(炒)三兩、白粟米(炒)一撮、乳香、沒藥、烏梅肉各半兩,共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每嚼一丸,熱酒送下。
5、陰囊腫。用萵苣子一合,搗成末,加水一碗煮開五次。
「釋名」雞腿根、天藕。
「氣味」(根)甘、微苦、平、無毒。
「主治」
1、崩中下血。用雞腿根一兩,搗碎,加酒二碗煎成一碗服。2、吐血。用翻白草五、七根,切細,加水二杯煎成一杯,空心服。
3、瘧疾寒熱。用翻白草根五、七個,煎酒服。
4、無名腫毒。治方同上。
5、疔瘡初起(不拘已成未成)。用翻白草十根,酒煎服,出汗即愈。
6、渾身疥癩。夏季采翻白草,每服一把煎水洗浴。
「釋名」名耨草、金簪草、黃花地丁。
「氣味」(苗)甘、平、無毒。
「主治」
1、乳癰紅腫。用蒲公英一兩,一起搗爛,加水二碗煎成一碗,飯前服。
2、疳瘡疔毒。用蒲公項搗爛敷涂,同時又搗汁和酒煎服。
「釋名」菜、魚腥草。
「氣味」(葉)辛、微溫、有小毒。
「主治」
1、背瘡熱腫。用蕺菜搗汁涂,留孔以泄熱毒。
2、痔瘡腫痛。用魚腥草一把,煎湯熏洗。洗后,以魚腥草包敷患處。
3、疔瘡作痛。用魚腥草搗爛敷上。初敷一段時間,會感覺疼痛,須忍住,不可去藥。痛后一、二日即愈。
4、小兒脫肛。先以樸硝水洗過患處,然后把魚腥草搗如泥,放芭蕉葉上,令病孩坐藥,脫肛自入。
5、蟲牙痛。用魚腥草、花椒、菜子油等分,搗勻,加泥少許,和成小丸,如豆大。左牙痛,塞左耳,右牙痛,塞右耳;左右牙都痛時,不能同時塞兩耳,須輪流換塞,否則有損聽覺。
6、蛇蟲咬傷。用魚腥草、皺面草、槐樹葉、草決明,一起搗爛敷涂。
「氣味」(萁、根)甘、寒、滑、無毒。
「主治」去暴熱,利水道。用根燒灰油調(diào),可治蛇蟲傷。
「釋名」垂水、野豌豆、大巢菜。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利水道、下浮腫、潤大腸。
「釋名」搖車、野蠶豆、小巢菜。
「氣味」辛、平、無毒。
「主治」利五臟、明耳目、去熱風、止熱瘧、活血平胃。
「釋名」鹿豆、勞豆、野綠豆。
「氣味」苦、平、無毒。
「主治」腸癰、瘰疬。
「釋名」萊、紅心灰蓼、鶴頂草、胭指菜。
「氣味」(葉)甘、平、微毒。
「主治」葉搗爛涂諸蟲傷,治白癜風;莖燒灰,加水煎膏,點贅疣黑子,蝕惡肉。
「釋名」土芝、蹲。
「氣味」(芋子)辛、平、滑、有小毒。(葉、莖)辛、冷、滑、無毒。
「主治」芋子寬腸胃、療煩熱、破宿血、去死肌。莖、葉敷瘡腫、治蛇蟲咬傷。
「釋名」薯,土薯、山薯、山芋、山藥、玉延。
「氣味」(根)甘、溫、平、無毒。
「主治」
1、心腹虛脹,手足厥逆,不思飲食。用薯蕷半生半炒為末。每服二錢,米湯關定。一天服二次。
2、禁口痢。治方同上。
3、小便數(shù)多。用薯蕷(礬水煮過)、白茯苓,等分為末。每服二錢,水送下。
4、痰風喘急。用生薯蕷(搗爛)半碗,加甘蔗汁半碗,和勻,一次飲服。
5、脾胃虛弱,不思飲食。用薯蕷、白術各一兩,人參七錢半,共研為末,加水和糊做成丸子,如小豆大。每服四十至五十丸,米湯送下。
6、濕熱虛泄。用薯蕷、蒼術等分,加飯做成丸子米湯送服。
7、腫毒初起。用帶泥的薯蕷、蓖麻子、糯米等分,水泡過,研細敷涂即散。
8、手足凍瘡。有薯蕷一截,磨泥敷上。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補虛乏、益氣力、健脾胃、強腎陰。功同薯蕷。
「釋名」藩、強瞿、蒜腦薯。
「氣味」(根)甘、平、無毒。
「主治」
1、面合。▊≈笞P不安,神志不清,胡言亂語)。如已發(fā)汗用百合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煮取一升;另用知母三兩,加水二程序煮取一升。百合汁、知母汁合在一起煮成一升半,分次服。此方名“百合知母湯”。如已吐過,則用百全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加雞蛋白一個,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雞子湯”。如已瀉過,則用百合七枚,水泡一夜,次日清晨以泉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另用代赭石一兩、滑石三兩,加水二繁榮昌盛煮取一升,是百合汁一起再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代赭湯”。如未經(jīng)汗、吞、下,則用百合枚,水泡一領先,次日清晨以泉水二升煮取一升;另以生地黃汁一升,令兩汁合煮成一升半,分兩次服。此方名“百合地黃湯”。如病已變成消渴,則用百合一升在水一半中泡一夜,取汗溫洗病人,洗畢,令病人吃白湯餅。如病已變成熱癥,則用百合一兩、滑石三兩,共研為末,水沖一匙,微瀉即見藥效。如病已變成腹?jié)M作痛,則用百合炒為末,每服一匙,水送下。一天服二次。
2、肺臟熱。煩悶咳嗽。用新百合四兩,加蜜蒸軟,時時含一片吞津。
3、肺病吐血。用新百合搗汁,水送服。煮百合吃亦可。
4、風疹流走。用鹽泥二兩、百合半兩、黃丹二錢、醋一分、唾液四分,搗和敷貼。
5、瘡腫不穿。用野百合同鹽搗泥敷涂。
6、天泡瘡。用生百合搗涂,二日即安。或用百合花曬干為末,調(diào)菜油涂搽亦有效。
7、腸風下血。有百合子,酒炒微赤,研為末,開水沖服。
「釋名」竹萌、竹芽、竹胎、竹子。
「氣味」甘、微寒、無毒。
「主治」治消渴,利膈下氣,化熱消痰爽胃。
「釋名」落蘇、昆化瓜、草鱉甲。
「氣味」(茄子)甘、微寒、無毒。
「主治」
1、婦女月經(jīng)血黃。用黃茄子切開,陰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調(diào)下。
2、腸風下血。用經(jīng)霜茄連蒂燒盛存性,研為末。每天服二小匙,空心服,溫酒送下。又方:取大茄種三枚,每用一枚包濕紙中煨熟。泡酒一升半。蠟封三天,去茄飲酒(暖飲)。
3、腰腳拘攣(腰腳風血積冷,筋急拘攣疼痛)。取茄子五十斤(按:這是古秤,所得重量約合今秤的十分之一),切細,以水五斗煮取濃汁,濾去渣,再煮至一升左右,即加入生木木栗粉,令稀稠適當,更配以麝香、朱砂末,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日服三十丸,秫米酒送下。一月后可望病愈。
4、跌打損傷。用大黃茄一個,切片如一指厚,在新瓦上焙、研為末。臨臥時服兩小匙,溫酒調(diào)服。一夜傷消無痕。
5、熱毒瘡腫。用生茄子一枚,割去二分,去瓤二分,如罐子形,合在瘡上即消。
6、癜風。用茄蒂蘸硫磺附子共研成的藥末摻敷。白癜用白茄蒂,紫癜用紫茄蒂。
7、牙痛。和秋茄花(干品)燒存性,研末涂痛處。
8、血淋。用茄葉熏干為末,每服二錢,溫酒或鹽湯送下。隔年的茄葉更好。
9、久痢。用茄根澆灰、石榴皮,等分為末,沙糖水送服。
10、取去痛牙。用茄莖浸馬尿中三日,取出曬、炒為末,點在痛牙上,牙自脫落。
「釋名」瓠瓜、匏瓜。
「氣味」(壺瓠)甘、平、滑、無毒。
「主治」除煩,治心熱,利小腸,潤心肺,療心淋,消黃腫。
「釋名」苦瓠、匏瓜。
「氣味」(瓤、子)苦、寒、有毒。
「主治」
1、黃疸腫滿。有苦瓠瓤如在棗大小,泡童便中一時,取出兩小團塞鼻孔中,深吸氣。有黃水排出,幾次后即愈。又方:用瓠瓤熬黃為末,每服半錢,一天服一次,十天病愈。
2、水腫,頭面腫大。有好苦瓠白瓤,分捻如豆粒,以面裹住煮開。空心服七枚,當有水排出,人轉(zhuǎn)瘦好愈。二年內(nèi)忌咸物。又方:用苦瓠瓤一兩,微炒,研末。每天服一錢,稀飯送下。
3、通身水腫。用苦瓠末(炒)二兩、苦藶五分,搗爛合成丸子,發(fā)啵豆大。每服五丸,一天服三次,有水排出為止。又方:用苦瓠末五分、大棗七枚,合搗成丸。先服三丸,隔一小時左右,再服三丸,有水排出后更服一丸。
4、小便不通。有革瓠子三十枚(炒)、螻蛄三個(焙),共研為末。每服一錢,冷水送下。
5、風痰頭痛。取苦瓠膜汁,以葦管灌入鼻中,有氣上沖腦門,不久惡涎流下,病即愈。如在治疔過程中出現(xiàn)頭暈現(xiàn)象,不用疑忌。有干苦瓠膜浸汁,或用苦瓠子研末,入鼻中亦有效。
6、牙痛。用壺盧子半升,加水五升煎成三升,含漱。和莖葉煎汁含漱亦可。
7、惡瘡癬癩。用苦瓠一枚煮汁涂搽。
8、痔瘡腫痛。用苦壺盧、苦荬煎湯,先薰后洗。洗后以熊膽、密陀僧、膽礬、片腦合研為末,敷患處。
9、耳出膿。有干瓠子一分、黃連半錢,共研為末。先耳揩凈,末少許入耳。一天二次
10、一切瘺瘡。用霜后收采和曬干的苦瓠花研為末,敷患處。
「釋名」枝。
「氣味」甘、咸、大寒、滑、無毒。
「主治」去上焦浮熱,發(fā)下部虛寒。
「釋名」名白瓜、水芝、地芝。
「氣味」白冬瓜:甘、微寒、無毒。瓜練:甘、平、無毒。白瓜子:甘、平、無毒。
「主治」
白冬瓜:
1、消渴不止。冬瓜一枚,削皮,埋濕地中一日,取出破開,飲其汁水;?qū)⒐蠠欤g汁飲服亦可。
2、浮腫喘滿。用大冬瓜一枚,切蓋去瓤,填入赤小豆,加蓋封固,曬干、埋糯糠中火煨,火盡后,取瓜切片,同豆焙干為末,加水、糊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七十丸,煎冬瓜子湯送下。一天服三次,以小便暢通為度。
3、痔瘡腫痛。用冬瓜煎湯洗。
4、熱毒、痱子。用冬瓜切片摩涂。
瓜練(瓜瓤):
1、消渴煩亂。用干冬瓜瓤一兩煎水服。
2、水腫,小便少。用冬瓜瓤煎水服。
白瓜子(冬瓜仁):
1、補肝明目。用冬瓜仁七程式,包布袋內(nèi),投主沸湯中幾次,取出曬干,再在清酒中泡兩晚。曬干研為末。每天服一匙。又方:取瓜子三、五升,去皮為丸,每日空心服十丸。
2、男子白濁。用陳冬瓜仁(炒)研為末。每服五錢,空心服,米湯送下。
3、女子白帶。治方同上。
瓜皮:
1、跌打損傷。用干冬瓜皮一兩、真牛皮膠一兩,銼入鍋內(nèi),炒存性,研為末。每服五錢,好酒熱后送下。服藥后厚蓋靜臥,有微汗,痛即減。
2、腰閃痛。用冬瓜皮燒研,酒送服一錢。
「氣味」甘、溫、無毒。
「主治」補中益氣。
「釋名」黃瓜
「氣味」甘、寒、有小毒。
「主治」
1、水病肚脹,四肢浮腫。用胡瓜一個,破開,連了以醋煮一半至爛,空心服,一次吃完。不久即可把水排出。
2、咽喉腫痛。用老黃瓜一個,去子,填滿硭硝,陰干為末。每取少許吹喉內(nèi)。
3、火眼赤痛。用老黃瓜一條,上開小孔,去瓤,填滿硭硝,懸掛陰涼處,等硝透出來后,刮下收存。點眼,甚效。
「釋名」天絲瓜、天羅、布瓜、蠻撤、魚。
「氣味」(瓜)甘、平、無毒。
「主治」
1、痘瘡不快。用老絲瓜近蒂三寸,連皮燒存性,研為末,砂糖水送服。
2、癰疽不斂,瘡口很深。有絲瓜搗汁頻頻涂搽。
3、風熱肋腫。用絲瓜燒存性,研為末,水調(diào)涂搽。
4、坐板瘡。用線瓜皮焙干,研為末,燒酒調(diào)勻涂搽。
5、手足凍瘡。用老絲瓜燒存性,調(diào)臘豬油涂搽。
6、痔漏脫肛。用絲瓜燒灰、多年石灰、雄黃各五錢,共研為末,以豬膽、雞蛋清及香油調(diào)藥敷貼,直至脫腸收上。
7、腸風下血。用霜后干絲瓜燒存性,研為末,空心服二錢,酒送下。
8、血崩。用老絲瓜燒灰、棕櫚燒灰等分,鹽酒或鹽湯送服。
9、乳汁不通。用絲瓜連子燒存性,研為末,酒送服一、二錢,厚蓋發(fā)汗即通。
10、小腸氣痛,繞臍沖心。用老絲瓜連蒂燒存性,研為末。每服三錢,熱酒調(diào)下。病重者服兩、三次即消。
11、卵腫偏墜。用老絲瓜燒存性,研為末,煉蜜調(diào)成膏。每晚以好酒關服一匙。
12、腰痛。用絲瓜子炒焦,搗爛,酒送服。以渣敷痛處。
13、喉閉腫痛。用絲瓜研汁灌下。
14、化痰止咳。用絲瓜燒存性,研為末,加棗內(nèi)做成丸子,如彈子大。每服一丸,溫酒送下。
15、風氣了牙痛。用生絲瓜一個,擦鹽火燒存性,研為末頻頻擦牙,涎盡即愈。如肋腫,可用末調(diào)水敷貼。此方治蛀牙無效。
16、刀瘡。用古石灰、新石灰、絲瓜根葉、韭菜根各等分,搗至極爛,作成餅,陰干,研末涂搽。止血、定痛,生肌,有特效。
17、諸瘡久潰。用絲瓜老根熬水洗搽。
「釋名」錦荔枝、癩葡萄。
「氣味」(瓜)苦、寒、無毒。(子)苦、甘、無毒。
「主治」(瓜)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子)益氣壯陽。
「釋名」紫軟。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煩熱、病癭瘤腳氣者,宜食本品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利小便,治風秘不通。
「釋名」猴葵。
「氣味」甘、大寒、滑、無毒。
「主治」下熱風氣,療小兒骨蒸熱勞。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癭結(jié)熱氣,利小便。
「釋名」暝菜、綽菜、醉草、懶婦。
「氣味」甘、微苦、寒、無毒。
「主治」心膈邪熱,不得眠。
「釋名」囚。
「氣味」青芝:一名龍芝,酸、平、無毒。赤芝:一名丹芝,苦、平、無毒。黃芝:一名金芝,甘、平、無毒。
「主治」
青芝:明目,補肝,安神,增強記憶力。
赤芝:解胸胃郁結(jié),補中益氣,使人神志清明。
黃芝:益脾胃,安神。
白芝:止咳益肺,安神,亦增強體力。
黑芝:利水道,益腎氣。
紫芝:益精氣,堅筋骨,利關節(jié),療虛勞。
「釋名」木軟、木菌、樹雞、木蛾。
「氣味」甘、平、有小毒。
「主治」
1、眼流冷淚。用木耳一兩(燒存性)、木賊一兩,共研為末。每服二錢,以清淘米水煎服。
2、崩中漏下。用木耳半斤,炒見煙,研為末。每服二錢一分,加頭發(fā)灰三分,好酒調(diào)服。
3、經(jīng)久泄痢。用干木耳一兩(炒)、鹿角膠二錢半(炒),菜研為末。每服三錢,溫酒調(diào)下。一天服二次。
4、牙痛。用木耳、荊芥等分,煎湯頻漱。
5、脫肛瀉血。用桑耳一兩、熟附子一兩,菜研為末,加煉蜜做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米激發(fā)送下。
6、月經(jīng)不斷(肉色黃瘦,稍有勞累,病情好加。。用桑耳焙干、研細,每服二錢,飯前服,熱酒送下。一天服二次。
7、赤白帶下。用桑耳切碎,酒煎服。
8、瘰疬潰粒。用桑耳五錢、水紅豆一兩、百草霜三錢、青苔二錢片腦一分,共研為末,以雞蛋調(diào)勻敷涂。敷前,以車前、艾葉、桑皮煎湯洗患處。
9、蛔蟲寄生。用槐木耳燒存性,研為末,水服棗樣大一塊。若不止痛,飲熱水一程式,蛔蟲即可打下。
10、肺癰咳血。用柘耳一兩,研為末,同百齒霜二錢,加糊調(diào)成丸子,如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米湯送下。
「釋名」辛、有毒。
「主治」
1、腸風瀉血。用皂莢蕈瓦上焙為末。每服一錢,溫酒送下。
2、腫毒初起。用皂莢蕈磨醋涂搽。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治風破血。亦治小便失禁。
「釋名」肉蕈。
「氣味」甘、寒、無毒。
「主治」益腸胃,化痰理氣。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益胃清神,治痔。
「釋名」杜蕈、地蕈、菇子、地雞、獐頭。
「氣味」甘、寒、有毒。
「主治」燒灰,敷瘡疥。
「釋名」地踏菇。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明目益氣,補腎。
「釋名」靈芝。
「氣味」甘、平、無毒。
「主治」
1、瀉血脫肛。有石耳五兩(炒)、白枯礬一兩、密陀僧半兩,共研為末,加蒸餅做成丸子,如梧子在。每服二十丸,米湯送下。
2、明目益精。久服益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