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蘡薁根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綱目》
【拼音名】Yīnɡ Yù Gēn
【英文名】Root of Thunberg Grape, Romanet Grape Root
【別名】野葡萄根。
【來源】 藥材基源:為葡萄科植物蘡薁Vitis adstricta Hance 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Vitis adstricta Hance [V.thunbergii Sieb.et Zucc.var.adstricta(Hance) Gagnepl.;V.novisinensis Cass.] 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根部,洗凈,切片或段,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蘡薁 木質(zhì)藤本。幼枝有銹色或灰色絨毛;卷須有1分枝或不分枝。單葉互生;葉柄長1-3cm;葉片寬卵形,長4-8cm,寬2.5-5cm,3深裂,中央裂片菱形,再3裂或不裂,有少數(shù)粗牙齒,側(cè)生裂片不等2裂或不裂,上面疏生短毛,下面被銹色或灰色絨毛;s性,異株,圓錐花序長5-8cm,軸和分枝有銹色短柔毛;花直徑約2mm,無毛;花萼盤形,全緣;花瓣5,早落;雄蕊5。漿果球形,熟時紫色,直徑8-10mm;ㄆ4-5月,果期5-8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華東及臺灣、湖北、四川等地。
【性味】甘;平
【歸經(jīng)】肝;脾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消腫。主濕熱;黃疸;熱淋;痢疾;癰瘡腫毒;瘰疬;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內(nèi)服:水煎,15-30g,鮮品倍量。外用:適量,搗敷;或研末敷。
【附方】①治黃疸型傳染性肝炎:YING薁干根五錢。白英干全草五錢,茵陳五錢。水煎服。 (《福建中草藥》)②治關節(jié)風濕痛: YING薁鮮根二至四兩。水煎調(diào)酒服。(《福建中草藥》)③治男婦熱淋及女人腹痛: 野葡萄根七錢,葛根三錢。水一盅,煎七分,入童子小便三分,空心溫服。 (《乾坤生意秘韞》)④治痢疾: YING薁根一兩。水煎。紅痢加白糖,白痢加紅糖一兩調(diào)服。 (《江西民間草藥》)⑤治赤游風腫: 野葡萄根搗如泥,涂之。 (《世醫(yī)通變要法》)⑥治濕痰流注: YING薁根二兩,瘦豬肉二兩。酒、水各半同煮,去渣,取湯連肉服。 (《江西民間草藥驗方》)⑦治肺癰: 鮮YING薁根二兩,鮮海金沙一兩半。煎服。(《泉州本草》)⑧治瘰疬: YING薁鮮根二兩。水煎或調(diào)酒服。 (《福建中草藥》)⑨治乳癰:YING薁一兩,香茹五錢。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各家論述】 1.《綱目》:治下焦熱痛淋病,消腫毒。 2.《民間常用草藥匯編》:治胃痛,療痔瘡,通經(jīng)利尿。 3.《貴州民間方藥集》:消腫,消膨脹。外用于跌打損傷,治筋骨疼痛,接骨。 4.《福建中草藥》:通經(jīng)絡,祛風濕。
【臨床應用】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性肝炎:取薁根2兩,黃酒 1湯匙,瘦肉2兩,水4兩煎服。每日 1劑。上午煎1次喝湯;下午再煎1次,湯、肉并食。14天為一療程。共治療95例,一般臨床癥狀消失時間平均為4.5天,肝腫消失時間為16.8天,黃疸消退時間為23.7天,谷丙轉(zhuǎn)氨酶復常時間平均為25.4天。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