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羊蹄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日華子本草》
【拼音名】Yánɡ Tí Yè
【來源】為蓼科植物羊蹄或尼泊爾羊蹄的葉片。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羊蹄條。
【化學(xué)成份】羊蹄葉含槲皮甙,并含維生素C甚多。
【性味】《綱目》:甘,滑,寒,無毒。
【功能主治】 治腸風(fēng)便秘,小兒疳積,目赤,舌腫,疥癬。 ①《日華子本草》:治小兒疳蟲,殺胡夷魚、蛙魚、檀胡魚毒,亦可作菜食。(《綱目》:胡夷、蛙魚,皆河豚名,檀胡未詳。) ②《滇南本草》:貼熱毒紅腫,血風(fēng)癬疥。 ③《滇南本草圖說》:治腸風(fēng)下血,大便秘結(jié)不通。采葉貼太陽穴,治暴赤火眼疼痛。 ④《貴州民間方藥集》:外用消傷腫瘡毒。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3~5錢。外用:搗敷或煎水含漱。
【注意】 ①《食療本草》:不宜多食。 ②《本草圖經(jīng)》:多啖令人下氣。 ③《本草衍義補(bǔ)遺》:多食亦令人大腑泄滑。
【附方】 ①治腸風(fēng)痔瀉血:羊蹄根葉爛蒸一碗來食之。(《斗門方》) ②治懸癰,咽中生息肉,舌腫:羊蹄草煮取汁口含之。(《千金方》) ③治對口瘡:鮮羊蹄葉適量,同冷飯搗爛外敷。(《福建中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