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鹽麩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開寶本草》
【拼音名】Yán Fū Yè
【來源】為漆樹科植物鹽膚木的葉。
【原形態(tài)】植物形態(tài)詳鹽麩子條。
【化學成份】含槲皮甙、沒食子酸甲酯、并沒食子酸。
【性味】 ①《本草求原》:酸咸,寒。 ②《陸川本草》:性涼,味酸。
【功能主治】 化痰止咳,收斂,解毒。治痰嗽,便血,血痢,盜汗,瘡瘍。 ①《本草求原》:除痰飲咳嗽,生津止渴,解熱毒、酒毒,喉痹,下血,血痢,功同五倍。 ②《貴州民間方藥集》:強心壯腦。 ③《陸川本草》:收斂,解毒。治盜汗,蛇咬或蜈蚣傷。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鮮者1~2兩。外用:搗敷或搗汁涂。
【附方】 ①治蛀節(jié)疽、五掌疽、對口瘡:鹽膚本鮮葉或樹枝的二重皮適量,糯米飯少許,杵爛涂患處。(《閩東本草》) ②治蜂螫傷:鹽膚葉搗爛,絞汁擦傷處。(《湖南藥物志》) ③治痛風:鹽膚葉搗爛,桐油炒熱,布包揉痛處。(《湖南藥物志》) ④治目中星翳:新鮮鹽膚木葉,折斷,有乳漿樣白汁流出,盛于小磁杯內,用燈芯蘸藥汁點患處(一天點二次)。點后閉目十分鐘,稍有刺痛感。(《江西民間草藥驗方》) ⑤治骨折,毒蛇咬傷:鹽酸樹鮮葉搗爛敷患部。(《云南中草藥選》)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