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竹子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廣西中草藥》
【拼音名】Shān Zhú Zi
【別名】山桔子、木竹果
【來源】為藤黃科植物多花山竹子的樹皮或果實(shí)。樹皮:全年可采,除去粗皮用。果實(shí):冬季采收。
【原形態(tài)】灌木或喬木,高3~12米;樹皮灰白色,枝上常有葉痕。葉對(duì)生,具短柄,厚革質(zhì),卵狀長(zhǎng)圓形或倒卵狀長(zhǎng)圓形,長(zhǎng)6~15厘米,寬2~8厘米,先端短漸尖或急尖,基部楔形,全緣,背卷,中脈在上面微凸起,側(cè)脈在近葉緣處網(wǎng)結(jié),不達(dá)葉緣;▎紊蚨喽浣M成聚傘花序再排成總狀或圓錐花序,頂生或腋生,長(zhǎng)4~6厘米;花橙黃色,花心有粘液,大部為兩性,2型,一種的雄蕊束4~5裂,短于子房,一種的雄蕊束不分裂,高出子房;萼片圓形凹陷,外面2枚較小,內(nèi)面2枚較大,花瓣4,倒卵形,長(zhǎng)約為萼之2倍。漿果近球形,徑2.5~3厘米,青黃色,頂端有宿存的柱頭。花期6月。
【生境分布】生于山地、丘陵闊葉林中。分布云南、廣西、廣東、江西、福建、臺(tái)灣等地。
【性味】樹皮:澀微苦,涼;果:甘酸,涼,有小毒。
【功能主治】消炎止痛,收斂生肌。治燒傷,燙傷,濕疹,口腔炎,牙周炎,癰瘡潰爛,用樹皮或果核粉末撒患處;或用果油涂患處。鐵砂入肉不出,用鮮果搗爛敷患處。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