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水竹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本草拾遺》
【拼音名】Shuǐ Zhú Yè
【別名】雞舌草、雞舌癀(《泉州本草》)。
【來源】為鴨跖草科植物水竹葉的全草。夏、秋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匍匐莖節(jié)上具不定根,莖圓柱形,一側(cè)有細(xì)絨毛。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zhǎng)4厘米,寬5毫米,先端尖.基部鞘狀包圍莖上。圓錐花序,由葉腋抽出;萼片3,草質(zhì),綠色;花瓣3,倒卵形,藍(lán)色;發(fā)育雄蕊3,退化雄蕊3;子房無柄,雌蕊1。蒴果橢圓形,壓扁狀,背裂,長(zhǎng)約8毫米,粟柄上部呈三棱;種子一行排列,扁平;ㄆ9~10月。
【生境分布】生于陰濕地、水稻田中或水邊。分布西南、中南及華東各地。
【性味】《泉州本草》:味甘,性平。
【歸經(jīng)】《泉州本草》:入肝、脾二經(jīng)。
【功能主治】 清熱,利尿,消腫,解毒。治肺熱喘咳,赤白下痢,小便不利,咽喉腫痛,癰癤疔腫。 ①《福建民間草藥》:利尿,瀉熱,消腫,解毒。 ②《泉州本草》:治丹毒,疔疽,腳氣,心臟病,熱痢,發(fā)熱狂癇,咽喉腫及蛇蝎蟲傷等癥;外敷治關(guān)節(jié)腫痛。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5錢(鮮者1~2兩)。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肺炎高熱喘咳:鮮水竹葉五至八錢。酌加水煎,調(diào)蜜服,日二次。 ②治腸熱下痢赤白:鮮水竹葉一兩。洗凈,煎湯,調(diào)烏糖少許內(nèi)服。 ③治小便不利:鮮水竹葉一至二兩。酌加水煎,調(diào)冰糖內(nèi)服,日二次。(①方以下出《泉州本草》) ④治口瘡舌爛:鮮水竹葉二兩,搗汁,開水一杯,漱口,約五至六分鐘,一日數(shù)次。 ⑤治瘡癤:鮮水竹葉三兩,冰糖五錢。燉服,并將藥渣敷患處。 ⑥治雞眼:鮮水竹葉和冬蜜搗爛敷患處,日換二至三次。(④方以下出福州臺(tái)江區(qū)《驗(yàn)方匯集》) ⑦治指頭炎未成膿者:鮮水竹葉莖葉一握,醋糟少許。共搗爛外敷。(《福建民間草藥》)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