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三分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Sān Fēn Sān
【別名】大搜山虎、山野煙、山茄子
【來源】為茄科賽莨菪屬植物三分三Anisodus acutangulus C. Y. Wu et C. Chen,和喜馬拉雅東莨菪Scopolia lurida Dunal [Anisodus luridus Link et Otto],以根、莖葉和種子入藥。野生品秋季挖根,栽培品于播種2年后,于開花前割地上全草曬干,割時(shí)留茬3~4寸,洗凈切片曬干。莖、葉、種子于秋季采收后,陰干或曬干。
【原形態(tài)】1.三分三:多年生草本,高1~1.5cm。主根粗大。葉互生,葉柄長 5~15mm; 葉片卵形或橢圓形,長 8~20cm,寬 3~8cm,頂端漸尖,基部楔形,全緣或波狀;▎紊~腋,淡黃綠色,下垂,花梗長1~3.5cm; 花萼漏斗狀鐘形,裂片 5,開花時(shí)外反,管里面被柔毛,近基部有 5對暗紫斑; 雄蕊 5,著生于花冠基部,內(nèi)藏,長約花冠之半; 雌蕊較雄蕊略長,子房圓錐形,柱頭頭狀; 花盤盤狀。蒴果近球形,中部以上環(huán)裂; 縮存萼緊包果,長3.5~4.5cm,有10條突起的縱脈,果梗長5~7cm,下彎;ㄆ6~7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2700~3100m的林緣、草地或陰濕處。分布云南西北部麗江。
【性味】辛、苦,溫。有大毒。
【功能主治】麻醉鎮(zhèn)痛,祛風(fēng)除濕。用于骨折,跌打損傷,關(guān)節(jié)疼痛,胃痛以及膽、腎、腸絞痛。
【用法用量】用量1~3分,水煎服,或研粉溫開水送服;也可撒于膏藥上貼患處或配伍其它藥應(yīng)用。骨折整復(fù)麻醉止痛,每用根或葉研粉,3~5分,酒調(diào)外敷患處,3~5分鐘后可進(jìn)行骨折整復(fù)。
【注意】有大毒。內(nèi)服一次極量不可超過三分三厘,故名三分三。青光眼患者忌用。服藥期間忌食生、冷、豆類、及牛、羊肉。中毒癥狀及解救方法可參考曼陀羅的中毒及解救方法。
【備注】(1)云南麗江地區(qū)作三分三應(yīng)用的原植物除前述二種外,尚有以下數(shù)種:賽莨菪別名: 七厘散(云南)Scopolia carniolicoides C. Y. Wu et C. Chen──茄科 Solanaceae。多年生草本,高50~100cm,無毛。根粗狀。葉互生,葉柄長1~2cm; 葉片卵狀橢圓形或長橢圓形,長6~20cm,寬3~12cm,全緣或微波狀。花單生于葉腋,淺黃綠色,俯垂,花梗長3~5cm; 花萼腫狀,長約2cm,有不規(guī)則5淺裂,花后增大成近球形而包圍果實(shí),縱脈不明顯; 花冠腫狀,長約4.5cm,有5裂齒,開花時(shí)外反,里面近基部有暗紫斑; 雄蕊5,著生于花冠基部,長約花冠之半; 雌蕊較雄蕊略長; 花盤盤狀。蒴果近球形,蓋裂,縮存萼緊包果實(shí),縱脈粗壯而明顯;ㄆ5~6月,果期10~11月。生于海拔3000~3600m的山坡草叢或林下。分布于云南西北部德欽、中甸、維西,四川木里等地。與賽莨菪形態(tài)相似的齒葉賽莨菪(Scopolia carniolicoides var. dentata C. Y.Wu et C. Chen)亦作三分三藥用,生長地區(qū)基本相同,形態(tài)上主要區(qū)別是,齒葉賽莨菪的葉緣具1~2個(gè)粗齒,花冠檐部背面有暗紫色條紋。麗江山莨菪別名: 三分三(云南)。Aniscdus luridus Link et Otto var.fischerianus (Pasch)C.Y. Wu et C.Chen(Anisodus fischerianus Pasch.)──茄科 Solanaceae。本種與三分三主要區(qū)別在于植物體被毛,花萼和花梗密被淡褐色毛; 莖上部葉緣具1~2對不等的三角狀粗齒;ㄆ6月。生于海拔2800~3100m的山坡或灌木林中。分布于云南西北部、西藏等省區(qū)。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