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遼東鱗毛蕨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Liáo Dōnɡ Lín Máo Jué
【來源】 藥材基源:為鱗毛蕨科植物半島鱗毛蕨的根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peninsulae Kitag.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挖出后除去葉柄及須根,洗凈,鮮用或曬干。
【原形態(tài)】植株高達50cm。根莖粗短而直立,連同葉柄基部密被棕色、披針形鱗片。葉簇生;葉柄長10-15cm,禾稈色,向上與葉軸被稀疏小鱗片;葉片紙質,長圓形,長15-35cm,寬12-15cm,先端漸尖并為羽裂,基部稍縮狹,上面光滑,下面和羽軸疏被深褐色、披針形小鱗片,二回羽狀;羽狀闊披針形,稍呈鐮刀狀,長8-9cm,寬2-3cm,有短柄,基部1對對生,小羽片長圓狀披針形,先端圓鈍,基部呈耳形,邊緣有微齒或全緣;葉脈羽狀,下面明顯;孢子葉羽片在上部,11-15對,較小。孢子囊群背生于小羽片上,在中脈兩側各排成1行;囊群蓋圓形,褐色,宿存。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山坡林下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遼寧、陜西、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北等地。
【性味】苦;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涼血止血;驅蟲;防治流感;乙腦。主吐血;衄血;崩漏;產后便血;腸寄生蟲病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10-15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