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九頭獅子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植物名實圖考》
【拼音名】Jiǔ Tóu Shī Zi Cǎo
【別名】接骨草、土細辛(《植物名實圖考》),萬年青、鐵焊椒、綠豆肯、王靈仁(《分類草藥性》),辣葉青藥(《貴州民間方藥集》),尖驚藥(《貴陽民間藥草》),天青菜、金釵草(《閩南民間草藥》),項開口、蛇舌草(《浙江民間草藥》),化痰青、四季青、三面青、菜豆青、鐵腳萬年青(《四川中藥志》),九節(jié)籬(《湖南藥物志》),咳風塵、暈病藥(《貴州草藥》),紅絲線草、野青仔、肺癆草(《福建中草藥》)。
【來源】為爵床科植物九頭獅子草的全草。夏、秋采收。
【原形態(tài)】多年生草本。根細長須狀。莖深綠色,高約30厘米,四棱形,有膨起的節(jié)。葉對生,披針形,全緣,有柄,先端尖;ㄩ_于枝梢的葉腋,兩性,多數(shù)聚集成聚傘花序;每一花下有大小2片葉狀苞相托,較花萼大;萼5裂,等大;花冠長2.5厘米許,呈淡紅紫色,下部細長筒狀,上部分裂為2唇,超出苞外;雄蕊2,花藥2室,花絲被有扁毛,藏于花冠之內(nèi);雌蕊1,子房上位,2室,胚珠多數(shù),花柱白色,柱頭2裂。蒴果,成熟時室裂2瓣片,將種子彈出。種子堅硬,褐色,扁圓;ㄆ谙那镩g。
【生境分布】生林下或淺溝邊,亦有栽培者。分布江蘇、浙江、福建、湖南、江西、貴州、四川等地。
【性味】 辛,涼。 ①《貴陽民間藥草》:辛,涼,無毒。 ②《閩南民間草藥》:甘,寒。 ③《浙江民間草藥》:性溫,味淡。
【功能主治】 祛風,清熱,化痰,解毒。治風熱咳嗽,小兒驚風,喉痛,療毒,乳癰。 ①《植物名實圖考》:發(fā)表。 ②《分類草藥性》:清火。治咳嗽、氣喘,吐血。 ③《貴卅民間方藥集》:治小兒驚風。 ④《貴陽民間藥草》:祛風,清熱,定驚。 ⑤《閩南民間草藥》:消腫,解毒,散熱。療疔瘡,乳癰,蛇咬傷,蜈蚣咬傷。 ⑥《四川中藥志》:清肺熱,化痰。治風熱咳嗽痰多。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錢。外用:搗敷。
【附方】 ①治肺熱咳嗽:鮮九頭獅子草一兩,加冰糖適量。水煎服。(《福建中草藥》) ②治肺炎:鮮九頭獅子草二至三兩,搗爛絞汁,調(diào)少許食鹽服。(《福建中草藥》)。 ③治虛弱咳嗽:辣葉青藥嫩尖七個,蒸五分麥芽糖服。(《貴州草藥》) ④治小兒驚風:㈠尖驚藥二錢,白風藤二錢,金鉤藤二錢,防風一錢,朱砂二分,麝香五厘。將朱砂與麝香置于杯中,另將前四味藥熬水,藥水混合朱砂、麝香,三次服完。(《貴陽民間藥草》)㈡辣葉青藥五錢,搗絨對淘米水服。(《貴州草藥》) ⑤治小兒吐奶并泄青:尖驚藥五錢(根葉并用),煎水服。(《貴陽民間藥草》) ⑥治男子尿結(jié):尖驚藥、黑竹根、大種鵝兒腸、木通、淮知母各五錢。加酒十二兩蒸,早晚各服二兩,第二次用半斤酒蒸,第三次用六兩酒蒸。(《貴陽民間藥草》) ⑦治咽喉腫痛:鮮九頭獅子草二兩,水煎,或搗爛絞汁一至二兩,調(diào)蜜服。(《福建中草藥》) ⑧治痔瘡:尖驚藥二兩,槐樹根二兩,折耳根二兩。燉豬大腸頭,吃五次。(《貴陽民間藥草》) ⑨治蛇咬傷:鮮九頭獅子草、半支蓮、紫花地丁,三種藥草加鹽鹵搗爛,涂敷于咬傷部位。(《浙江民間草藥》) ⑩治黑泡療:九頭獅子草莖葉,搗爛,涂敷。(《浙江民間草藥》) ⑾治白帶,經(jīng)漏:九頭獅子草四兩,燉豬肉吃。(《常用中草藥配方》)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