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篦子三尖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拼音名】Bì Zǐ Sān Jiān Shān
【來源】 藥材基源:為三尖杉科植物篦子三尖杉的種子和枝葉。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Cephalotaxus oliveri Mast. 采收和儲藏:枝葉全年均可采;種子在秋季成熟時(shí)采收,曬干。
【原形態(tài)】灌木,高達(dá)4m。樹皮灰褐色。葉條形,質(zhì)硬,排成緊密的2列,長1.5-3.2cm,寬3-4.5mm,中部以上向上彎曲,先端凸尖,基部截形或近心形截形,近無柄,上面深綠色,微拱圓,中脈稍明顯或僅中下部明顯,下面氣孔帶白色,較綠色邊緣帶寬1-2倍,雄球花6-7,聚生成頭狀花序,徑約9mm,有雄蕊6-10;雌球花的胚珠通常1-2枚,發(fā)育成種子。種子倒卵圓形、卵圓形或近球形,長2.7cm,徑1.8cm,先端有小尖頭,有長梗;ㄆ3-4月,種子成熟期9-10月。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00-1800m的針葉樹、闊葉樹林中,喜溫暖濕潤氣候及酸性山地黃壤。 資源分布:分布于西南及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地。
【化學(xué)成份】含粗榧堿(harringtonine),三尖杉堿(cepha-lotaxine),謝漢墨屬堿(schelhammera alkaloid)B。葉含4',4,7,7-四甲氧基穗花杉雙黃酮(amentoflavone-4',4,7,7-tetram-ethyl ether),金松雙黃酮(sciadopitysin),篦子三尖杉雙黃酮(oliv-eriflavone)。
【藥理作用】 1.抗癌作用 從篦子三尖杉中分離的三尖杉酯堿(即粗榧堿)制備的注射液1mg/kg/天腹腔注射,共8次,對小鼠肉瘤S180的抑制率為42.3%。 2.毒性 三尖杉酯堿注射液給小鼠腹腔注射的半數(shù)致死量為4.12mg/kg。篦子三尖杉所含三尖杉堿、三尖杉酯堿(即粗榧堿)、高三尖杉酯堿(即高粗榧堿)等的藥理作用參見三尖杉條。
【性味】苦;澀;性寒
【功能主治】抗癌。主血液系統(tǒng)腫瘤及其他一些惡性實(shí)體瘤
【用法用量】提取其中三尖杉酯堿使用,具體參見現(xiàn)代臨床研究項(xiàng)。
【注意】主要副反應(yīng)為骨髓抑制和消化道反應(yīng)。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