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蕊草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出自《本草圖經(jīng)》
【拼音名】Bǎi Ruǐ Cǎo
【別名】百乳草、地石榴、草檀、積藥草
【來源】 藥材基源:為檀香科植物百蕊草或其變種長梗百蕊草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1.Thesium chinense Turcaz.2.Thesium chineuse Turcz.var.longipedun-culatum Chu 采收和儲藏:春、夏季拔取全草,去凈泥土,曬干。
【原形態(tài)】 1.多年生柔弱草本,高15-40cm。全株多少被白粉,無毛;莖細長,簇生,基部以上疏分枝,斜升,有縱溝。葉線形、長1.5-3.5cm,寬0.5-1.5mm,先端急關(guān)或漸尖,具單脈;▎我唬5數(shù),腋生;花梗短或很短,長3- 3. 5mm;苞片1枚,線狀披針形;小苞片2枚,線形,長2-6mm,邊緣粗糙;花被綠白色,長2.5-3mm,花被管呈管狀,花被裂片,先端銳尖,內(nèi)彎,內(nèi)面的微毛不明顯;推蕊不外伸;子房無柄,花柱很短。堅果橢圓形或近球形,長或?qū)?-2.5mm,淡綠色,表面有明顯、隆起的網(wǎng)脈,先端的宿存花被近球形,長約2mm;果柄長3. 5mm;ㄆ4月,果期6月。 2.本變種的果柄長可達8mm,余與百蕊草相同。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生于沙地草叢中或石坎邊。 2.生于草坡。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及陜西至長江以南大部分地區(qū)。 2.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山西、廣東、四川等地。
【性狀】 性狀鑒別 全草多分枝,長20-40cm。根圓錐形,直徑1-4mm;表面棕黃色,有縱皺紋,具細支根。莖叢生,纖細,長12-30cm,暗黃綠色,具縱棱;質(zhì)脆,易折斷,斷面中空。葉互生,線狀披針形,長1-3cm,寬0.5-15mm,灰綠色。 小花單生于葉腋,近無梗。堅果近球形,直徑約2mm,表面灰黃色,有網(wǎng)狀雕紋,有宿存葉狀小苞片2枚。氣微,味淡。 以果多、色灰綠、無泥砂者為佳。 顯微鑒別 百蕊草 莖橫切面:類圓形,有5-10棱。表皮細胞長方形,外壁稍厚。皮層外側(cè)為2-3列厚用細胞,棱處更發(fā)達;薄壁細胞橢圓形或類圓形,向內(nèi)細胞漸大。中柱鞘纖維束帽狀,位于韌皮部外側(cè)。維管束外韌型。形成層通常不明顯。木質(zhì)部導管類圓形或橢圓形,直徑13-33μm,單個散在或2-3個成群;木射線寬1列細胞,壁稍厚,木化。髓部常因薄壁細胞破裂而成空洞葉橫切面:上、下表皮細胞相似,類圓形、橢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外側(cè)常略呈乳頭狀;葉綠表皮外側(cè)被角質(zhì)層。葉肉細胞分化不明顯,薄壁細胞中含草酸鈣片晶。主脈維管束外韌型,木質(zhì)部發(fā)達。 葉表面觀:上、下表皮細胞呈多角形或長方形,垂周壁平直。氣孔千軸式。葉緣細胞常見有角質(zhì)層突起。 理化鑒別 取粉末1g,加甲醇10ml,回流提取30min,濾過。取濾液5ml,加少量鹽酸及鎂粉,呈橙紅色。
【化學成份】全草含3,5,7,4′-四羥基黃酮-3-葡萄糖-鼠李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yl-rhamnoside),紫云英甙(astragalin)即3,5,7,4′-四羥基黃酮-3-葡萄糖甙(3,5,7,4′-tetrahydroxyflavone-3-glucoside),山柰酚(kaempferol),丁二酸即琥珀酸(succinic acid)[1],以及生物堿、甾醇、酚類、揮發(fā)油、D-甘露醇(D-mannitol)[2]。
【藥理作用】抑菌作用 百蕊草素Ⅱ?qū)瘘S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傷寒桿菌、變形桿菌、痢疾桿菌均有抑制作用;琥珀酸對白色念珠菌無抑制作用。百蕊草素Ⅰ僅對金黃色葡萄球菌、卡他球菌、痢疾桿菌有抑制作用。
【性味】辛;微苦;性寒
【歸經(jīng)】脾;腎經(jīng)
【功能主治】清熱;利濕;解毒。主風熱感冒;中暑;肺癰;乳蛾;淋巴結(jié)結(jié)核;乳痛;癤腫;淋證;黃疽;腰痛;遺精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9~309;研末或浸酒。外用:適量,研末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1.《國藥提要》:治頭瘡及頸淋巴腺炎。 2.《貴州民間方藥集》:治頭昏體弱,腰痛,遺精,滑精。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