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白木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陸川本草》
【拼音名】Bái Mù
【別名】野黃皮、雞卵黃(《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小柑、小郎傘、搽散、野辣椒(《廣西藥植名錄》)。
【來(lái)源】為蕓香科植物大管的根或根皮。
【原形態(tài)】小喬木,高1~3米,小枝、葉柄、葉脈、花軸及花枝等均被擴(kuò)展的短柔毛。單數(shù)羽狀復(fù)葉;小葉5~11,互生,具柄,鐮刀狀披針形,長(zhǎng)4~7厘米,寬1.8~3厘米,先端尖,基部圓或鈍斜,極不對(duì)稱,邊緣具疏齒。傘房圓錐花序頂生;花小而多,白色;萼片5,長(zhǎng)不及1毫米;花瓣5,長(zhǎng)圓形,長(zhǎng)約4毫米,外面被毛;雄蕊10,長(zhǎng)短互間,花藥廣橢圓形;子房被長(zhǎng)毛,5室,柱頭頭狀。漿果橢圓形或倒卵形,長(zhǎng)約1厘米,成熟時(shí)黃色或朱紅色,表面有腺點(diǎn);種子1~2粒。花期12月至翌年4月。果期7~8月。
【生境分布】生于曠野,叢林。分布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性味】 苦辛,涼。 ①《陸川本草》:辛,溫。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微苦辛,涼。
【功能主治】 治跌打腫痛,骨折,扭傷,風(fēng)濕痛,喉痛。 ①《陸川本草》:駁骨,消腫,止痛。治跌打損傷腫痛,骨折,風(fēng)濕骨痛。 ②《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散瘀行氣,活血。 ③《廣西藥植名錄》:治跌打內(nèi)傷,喉痛。
【用法用量】?jī)?nèi)服:煎湯,3~5錢;或浸酒。外用:研末酒炒敷。
【附方】 ①治胸痹,跌打扭傷:大管干根三至五錢,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②治感冒,毒蛇咬傷:大管葉二至四錢,水煎服。(《常用中草藥彩色圖譜》)
【摘錄】《*辭典》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