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蝙蝠
|
正常字體
放大字體
|
|
【出處】 出自《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1.《唐本草》:伏翼,以其晝伏有翼爾!独钍媳静荨吩,即天鼠也。又云:西平山中別有天鼠,十一月、十二月取。其腦主女子面皰。 2.《綱目》:編幅性能瀉人,觀治金瘡方,皆致下利,其毒可知。
【拼音名】Biān Fú
【英文名】Bat
【別名】服翼、天鼠、伏翼、飛鼠、老鼠、仙鼠、夜燕、鹽老鼠
【來源】 藥材基源:為蝙蝠科動(dòng)物蝙蝠、大管鼻蝠、普通伏翼、大耳蝠、華南棕蝠和蹄蝠科動(dòng)物大刀蹄蝠及菊頭蝠科動(dòng)物馬鐵菊頭蝠等的干燥全體。 拉丁植物動(dòng)物礦物名:1.Vespertilio superans Thomas2.Murina leucogaster Milne-Edwards3.Pipistrellus abramus Temminck4.Plecotus auritus Linnaeus5.Eptesicus andersoni(Dobson)6.Hipposideros armiger Hodgson7.P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Schreber 采收和儲(chǔ)藏:捕殺后,去凈毛、爪、內(nèi)臟,風(fēng)干或曬干。
【原形態(tài)】 1.蝙蝠,是一種營飛翔生活的小型獸類。較小,體長4.5-8.0cm。眼小,鼻部無鼻葉或其他衍生物。耳短而寬。由指骨末端向上至上膊骨,向后至軀體兩側(cè)后肢及尾間,有一層薄的翼膜,其上無毛。尾發(fā)達(dá)。全身呈黑褐色。 2.大管鼻蝠,體形小。鼻孔呈長管狀。耳尖鈍圓,耳屏尖長呈直形。翼膜寬從趾基起。第5掌骨較第4掌骨稍長。全身毛細(xì)長而柔軟,毛基深褐色。體背毛灰棕色,并有灰白色細(xì)軟長毛。翼膜為淺灰褐色。 3.普通伏翼,體形小。頭骨小而寬。耳小略呈三角形,向前折轉(zhuǎn)可達(dá)眼與鼻孔之間。耳屏小而圓鈍,內(nèi)緣凹,外緣突出。足纖小。翼膜從趾基起,距緣膜發(fā)達(dá)且呈圓弧形。尾最末端伸出股間膜。背面暗棕色,頭部色較深。腹面較淺,毛基深棕色而毛端灰棕色。 4.大耳蝠,體長5-8cm。耳極大,為其最著之特征。耳殼近乎卵圓形,前后緣均基突出。耳屏甚長,幾為耳長之半。鼻孔朝前上方。后肢及足均纖細(xì)。尾與體等長。全身背面淺灰褐色,腹面灰白色,其毛尖灰白色,毛基黑褐色。 5.華南棕蝠,體形較大。前臂長5.4-5.7cm。耳較寬,近于三角形。尾端有3節(jié)椎骨而突出于股間膜外。背、腹毛基除喉和下腹稍淺而與毛端同色外,余均暗黑褐色。體前表面絕無灰黃色霜斑。下體余部淡黃灰色。 6.大馬蹄蝠,體形較大,重41-66g,體長9.2-10.5cm。前臂長8.9-9.7cm。有復(fù)雜的鼻葉,由4部分組成;最下方為大而寬的馬蹄形葉(前葉),前葉兩外側(cè)各有4個(gè)副小葉;前葉之后為橫棍形的鞍狀葉;其后頂葉,頂葉顯著窄于前葉且分裂成4個(gè)小塊。耳大,三角形,耳尖尖削,無耳屏。但有一不太突出的前外葉。額部有一很大的腺囊。第2指僅有1節(jié)掌骨,第3、第4、第5指有掌骨及2節(jié)指骨。第3、第4掌骨等長,第5掌骨短。有距,距約為脛骨長度之半。尾甚長,其長度超過體長之半,股間膜后緣呈鈍角向后突出。毛被細(xì)而稠密。上體深棕色、棕褐色或褐黑色,毛基褐灰色或灰白色。 下體深棕色或褐棕色,翼膜和股間膜黑褐色。 7.馬鐵菊頭蝠,前臂長5.5-6.0cm,顱2.3-2.5cm。吻部有復(fù)雜的葉狀突起即鼻葉。鼻葉兩側(cè)及下方有一較寬的馬蹄形肉葉;其中央有一向前突起的鞍狀葉,正面呈提琴狀;其側(cè)面中央略凹,后面有一連接葉襯插著,呈寬圓形,與一頂葉相連。耳大略寬闊,耳尖部稍尖,不具耳屏。全身被細(xì)密而柔軟的毛。背毛淡棕褐色,毛基色淡,呈淺棕灰色,毛尖呈棕色;腹毛為灰棕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1.棲息于屋檐、房梁、石縫、巖洞或樹洞中。白天休息,黃昏或清晨活動(dòng)覓食,以雙翅目紫蟲為食。 3.棲息于屋檐或古老房屋中。 4.棲息于山洞、樹洞或房屋頂樓內(nèi),獨(dú)居。食昆蟲。 5.棲息于山洞、巖洞、樹洞中。多為小群棲居。 6.群棲于洞穴或廢舊的坑道內(nèi)。每群上百只甚至數(shù)百只。多在洞頂以后足爪鉤住縫隙或突出物而作倒持姿勢(shì)停息。哺乳其母體腹部長出兩條皮膜帶(育兒帶)緊緊捆住幼仔陰謀詭計(jì)止滑脫,此為本種動(dòng)物最特殊的保持適應(yīng)性特征。 7.群棲于山洞之中,以昆蟲為食。 資源分布:1.分布于東北、華北及甘肅、福建、湖北、湖南、四川等地。 2.分布于吉林、內(nèi)蒙古、福建、四川等地。 3.全國各地均有分布。4.分布于吉林、黑龍江、河北、甘肅、青海、四川等地。 5.分布于河北、山東、浙江、福建、廣東、廣西、云南等地。 6.分布于長江流域及以南各地。 7.分布于吉林、山西、陜西、山西、陜西、山東、四川、云南等地。
【性狀】蝙幅種類很多,除上述外,常見的尚有家蝙蝠Pipistrel-lusabramus(Temminck);大耳蝠Plecotusauritus(L.);大菊頭蝠Rhinolophus ferrum-equinum schreber等亦同等供藥用。
【炮制】 1.《雷公炮炙論》:凡使(蝙蝠)要重一斤者方采之,每修事,先拭去肉上毛,去爪腸,即留翅井肉腳及嘴,然后用酒浸一宿,漉出,取黃精自然汁涂之,炙令干,方用。每修事重一斤一個(gè),用黃精自然汁五兩為度。 2.《綱目》:近世用者,多煅存性耳。
【性味】味咸;性平
【歸經(jīng)】肝經(jīng)
【功能主治】止咳平喘;利水通淋;平肝明目;解毒。主咳嗽;喘息;淋證;帶下目昏;目翳;瘰疬
【用法用量】內(nèi)服:入丸、散,1-3g。外用:適量,研末撒,或調(diào)敷。
【注意】《本草求原》:性悍,服之多下利。金瘡出血不止成內(nèi)漏者,瀉水而血消,其毒可知,勿輕用。
【附方】①治久咳嗽上氣,十年、二十年:蝙蝠除翅、足。燒灰,未,飲服之。(《時(shí)后方》)②治久瘧不止:蝙蝠七個(gè),去頭、翅、足,搗千下,丸梧子大。每服一丸,清湯下,雞鳴時(shí)一丸,禺中(日近午)一丸。(《范汪方》)③治小兒驚癇:人蟄蝙蝠一個(gè),人成塊朱吵三錢在腹內(nèi),以新瓦合煅存性,候冷為未;空心分四服,兒小分五服,白湯下,(《醫(yī)學(xué)集成》)④治小兒慢驚風(fēng)及夜啼:蝙蝠一枚(去翼、脂、肚,炙令焦黃),人中白一分(細(xì)研),干蝎一分(微炒),麝香一錢(細(xì)研)。上藥,搗細(xì)羅為散,入人中白等同研令勻,煉蜜為丸,如綠豆大,每服以乳汁研下三丸,量兒大小,加減服之。(《圣惠方》返魂丹)⑤治瘰疬多年不痙:蝙蝠一個(gè),貓頭一個(gè)。上同燒作灰,撒上黑豆,煅其灰骨化,碎為細(xì)未,濕即干摻,干則油調(diào)敷。(《奇效良方》蝙蝠散)⑥治金瘡(出)血肉瘺(肉瘺,《綱目》引作內(nèi)漏):蝙蝠三枚,燒令煙盡沫下,絹篩之。上以水服方寸匕,一日服令盡,當(dāng)下如水,血消化也。(《劉涓子鬼遺方》蝙蝠消血散)
【臨床應(yīng)用】治療慢性氣管炎:用復(fù)方蝙蝠丸觀察222例,有效率為89.6%,顯效率達(dá)36.9%。單純型與喘息型療效無明顯差異。大多數(shù)病例在眼藥1-4天內(nèi)出現(xiàn)療效。少數(shù)病例服藥后出現(xiàn)頭暈、惡心、口干、上腹不適等副作用,可自行消失。制劑及用法:取新鮮蝙蝠剝皮、去胃腸,置瓦上焙干(勿焦)研粉;另用一點(diǎn)紅(Emiliasonchifolia(L.)DC.]5錢,鼠曲草(CnaphaliumaffineD. Don)1兩(均為干品),水煎兩次,濾液合并濃縮成1:1濃度,然后加入蝙蝠粉6錢,以煉蜜拌勻,調(diào)制成九。為1日量,早晚分服,10天為一療程。亦有用活蝙蝠1只,和適量食糖,置鍋內(nèi)隔水蒸取藥液,每日之次分服;或用死蝙蝠置瓦上焙焦研未,再加等量葡萄糖粉拌勻壓片,每片0.5克,每日12片(相當(dāng)于1只蝙蝠),2次分服。共治15例,服藥7天后明顯好轉(zhuǎn)例,好轉(zhuǎn)4 例,無效7例。
【摘錄】《中華本草》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