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問曰:余聞氣穴三百六十五以應一歲,未知其所,愿卒聞之。
岐伯稽首再拜對曰:窘乎哉問也?其非精帝,孰能窮其道焉,因請溢意盡言其處。
帝捧手逡巡而卻曰:夫子之開余道也,目未見其處,耳未聞其數(shù),而目已明,耳以聰矣。
岐伯曰:此所謂精人易語,良馬易御也。
帝曰:余非精人之易語也,世言真數(shù)開人意,今余所訪問者真數(shù),發(fā)蒙解惑,未足以論也。然余愿聞夫子溢志盡言其處,令解其意,請藏之金匱,不敢復出。
岐伯再拜而起曰:臣請言之,背與心相控而痛,所治天突與十椎及上紀。上紀者胃脘也,下紀者關元也。
背胸邪系陰陽左右如此,其病前后痛澀,胸脅痛而不得息,不得臥、上氣、短氣、偏痛、脈滿起,斜出尻脈,絡胸脅,支心貫膈,上肩加天突,斜下肩,交十椎下。
臟俞五十穴。
腑俞七十二穴
熱俞五十九穴
水俞五十七穴
頭上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穴。
中(月呂)兩傍各五,凡十穴。
大椎上兩傍各一,凡二穴。
目瞳子浮白二穴。
兩髀厭分中二穴。
犢鼻二穴。
耳中多所聞二穴。
眉本二穴。
完骨二穴。
頂中央一穴。
枕骨二穴。
上關二穴。
大迎二穴。
下關二穴。
天柱二穴。
巨虛上下廉四穴。
曲牙二穴。
天突一穴。
天府二穴。
天牖二穴。
扶突二穴。
天窗二穴。
肩解二穴。
關元一穴。
委陽二穴。
肩貞二穴。
喑門一穴。
齊一穴。
胸俞十二穴。
背俞二穴。
膺俞十二穴。
分肉二穴。
踝上橫二穴。
陰陽蹻四穴。
水俞在諸分,熱俞在氣穴,寒熱俞在兩骸厭中二穴。
大禁二十五在天府下五寸。
凡三百六十五穴,針之所由行也。
帝曰:余已知氣穴之處,游針之居,愿聞孫絡溪谷,亦有所應乎?
岐伯曰:孫絡三百六十五穴會,亦以應一歲,以溢奇邪,以通榮衛(wèi)。榮衛(wèi)稽留,衛(wèi)散榮溢,氣竭血著。外為發(fā)熱,內(nèi)為少氣。疾瀉無怠,以通榮衛(wèi),見而瀉之,無問所會。
帝曰:善。愿聞溪谷之會也。
岐伯曰:肉之大會為谷,肉之小會為溪,肉分之間,溪谷之會。以行榮衛(wèi),以會大氣。邪盛氣壅,脈熱肉敗,榮衛(wèi)不行,必將為膿,內(nèi)銷骨髓,外破大腘。留于節(jié)湊,必將為敗。積寒留舍,榮衛(wèi)不居,卷肉縮筋,肋肘不得伸。內(nèi)為骨痹,外為不仁,命曰不足,大寒留于溪谷也。溪谷三百六十五穴會。亦應一歲。其小痹淫溢,循脈往來,微針所及,與法相同。
帝乃避左右而起,再拜曰:今日發(fā)蒙解惑,藏之金匱,不敢復出。乃藏之金蘭之室,署曰氣穴所在。岐伯曰:孫絡之脈別經(jīng)者,其血盛而當瀉者,亦三百六十五脈,并注于絡,傳注十二絡脈,非獨十四絡脈也,內(nèi)解瀉于中者十脈。
|